据俄罗斯门户网站观点网报道,俄罗斯最大开发机构对外经济银行行长、前政府第一副总理伊戈尔·舒瓦洛夫(Igor Shuvalov)宣布,俄中两国正在拟定用本币结算的协议,并有望年底前签署。
舒瓦洛夫说:“俄罗斯已有自己的渠道,中国也有自己的渠道。只需商定如何通过这些渠道和其他方式相互协作进行结算即可。”舒瓦洛夫说,该计划将如何运作已经很清楚,但需要在协议中加以说明。他说:“在最短的时间内,如果我们能在年底之前签署协议的话,那就太棒了。”
主要原因
俄罗斯总统国民经济和公共管理学院金融与银行业务系“金融机构经营调控”教研室副教授尤里·特维尔多赫列布(Yuriy Tverdokhleb)说:“这是完全可能的,也是非常现实的,原则上符合两国利益,因为可以降低与结算业务相关的成本并减少本国货币汇率对美元或作为相关比较标准所使用的其他国家币种汇率牌价的依赖。考虑到贸易增长,我认为这对俄中两国是共赢的,而且也会提升俄中两国货币的地位和权威。”他认为,这样可以降低与结算业务相关的成本,因为考虑到本币与非本币,如美元或欧元,结算业务相互关系的必要性,这样双方均可以摆脱汇率波动的影响。
Finam集团公司分析师阿列克谢·科列涅夫(Aleksey Korenev)说:“减少俄罗斯对外贸易对美元的依赖是绝对必要的。即便是国内流通过多的使用外币也会带来许多负面后果。”他认为,经济过于依赖美元或其他外币,监管机构无法通过利率调整政策对个别产业或整个经济发挥有效影响。科列涅夫说:“美元资产的盈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资本市场利率,不包括本国市场的营业额。这种经济中的货币总量对贬值预期的变化更加敏感,而且自由兑换成外币的可能会汇市场波动显著增加。”他认为这种情况下传导机制效率极低,贬值转为通胀指标更加显著,因此监管机构作为最高级别的组织其职能显著降低,国家面对外部经济冲击和西方可能实施的与美元结算相关的大规模制裁的脆弱性显著增加。
用本币结算的前景
目前俄中两国贸易中出口的约88%以及进口的约73.6%以美元结算。两国以卢布和人民币结算的贸易仅占贸易总额的几个百分点。同时,卢布、里拉、人民币、坚戈和其他非高度发达国家货币的结算也存在汇率波动风险。交易各方将以合同价格溢价的方式规避因规律波动蒙受损失的风险。这种溢价的水平各方将通过各种具体情况决定,不过无论哪种方式都意味着合同结算会增加成本。但阿列克谢·卡拉切夫表示,完全放弃用美元结算根本不可能,甚至短时间内适度降低对美元的依赖都很难实现,通过将部分交易转为用与其直接签署双边合同的国家的货币结算大幅降低这种结算的份额才是现实的。他说:“首先指的是扩大与中国、伊朗、土耳其、委内瑞拉、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以及其他国家本币结算的份额。此外,试图人为地在没有打下适当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将与对外贸易交易各方转为用其他支付工具结算,即便这种工具是可替代的货币、实物黄金、证券等也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交易成本增加,因为以美元结算一直都较快、成本较低,而且比较安全。”
阿列克谢·卡拉切夫认为,过渡到第三种货币结算也将不可避免地伴随一定的资金损失,至少绕过美元使用其他结算系统的初级阶段会是如此。他说:“我国对外贸易严重失衡的事实也相当重要,因此只有在贸易差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大幅提高本币结算份额,否则其中一方会出现所需货币短缺的窘境。”卡拉切夫说,2017年俄中贸易额为840亿美元,与2016年相比增长20%,今年应能再实现约26个百分点的增长,达到1040-1050亿美元,可以预期几年内用本币结算的交易会增至贸易总额的约三分之一。他说:“以前签订的合同不会有什么明显变化,新签合同则会在很大程度上用卢布和人民币结算。”